新生儿皮肤改变及皮疹

疾病介绍

新生儿由于其特殊性,皮肤极其娇嫩,生后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有的皮肤改变及皮疹。

症状

火焰斑:常见于前额、上眼睑、眉间、鼻周或后颈部,橙色或淡红色,不突出皮面,轻压即可褪色;


蒙古斑:是最常见的青色胎记,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多见于腰骶部和臀部,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呈现特殊的灰青色或蓝色,局部除色素改变外无其他任何异常;


粟粒疹:针尖大小,呈黄白色颗粒状,就像粟粒一般,常见于鼻尖、鼻翼及面颊等处,周围无红肿现象,宝宝不痛不痒,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中毒性红斑:生后不久出现,可先有弥漫性红斑,随后出现基底有红晕的淡黄色或白色小丘疹和脓疱,好发于臀部、肩背等受压部位,或多或少,可在数小时后退去,不久又重新出现,一般无其他全身症状;


毛细血管瘤: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医学上毛细血管瘤包括很多种,这里我们仅了解常见的草莓状血管瘤。多见于头颈部,也可以在胸部、背部、四肢出现。常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为大小不等的由散在红色斑点融合或不完全融合的斑块,不高出或略高出皮面,鲜红色,一般对健康没有影响,大部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浅、消退;


湿疹:俗称奶癣,轻重不一,多见于头面部,以后逐渐蔓延至颈部、肩背、臀部及四肢。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泡、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宝宝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影响睡眠,有些宝宝耳朵周围、外耳道也会有皮疹、渗出结痂;


脓疱疹:一般好发于头面部、尿布包裹区和皮肤皱褶区,如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也可波及全身。脓疱大小不等,周围无红晕,疱液破溃后可形成黄色的结痂,不留痕迹。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伴发热、吃奶差、黄疸加重等,甚至导致败血症;


尿布皮炎:俗称红臀,常局限于接触尿布的部位。初为轻度潮红、肿胀,或伴有少量皮疹,重者破溃脱皮,甚至大面积糜烂或表皮部分脱落,宝宝会有烦躁、哭闹等表现,重者继发感染,会影响精神及吃奶等;


摇篮帽:出现在宝宝头上棕色的、带痂皮的斑,俗称摇篮帽,最易侵犯头顶和前发际处,不痒或轻微瘙痒,一般无全身不适;

病因

病因各异,有些病因尚不完善明确,如火焰斑、蒙古斑可能与胚胎发育有关;粟粒疹是因为新生儿皮脂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造成的;中毒性红斑病因不明,可能与来自于母体内某些物质或新生儿出生后外界刺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有关,也有人认为是病毒感染;毛细血管瘤与遗传、怀孕期间受到环境污染、药物刺激等有关;湿疹病因是复杂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过敏因素,还与遗传和免疫异常都有关;脓疱疹是由于新生儿皮肤细腻,表皮防御能力比较低下,皮脂腺分泌旺盛,细菌堆积在皮肤表面所致;尿布皮炎是宝宝臀部受尿液、粪便以及不洁尿布刺激、摩擦后引起的;摇篮帽被认为和内分泌、营养、感染及遗传等多因素有关。

医生怎么做

医生会详细检查宝宝皮疹情况,对于火焰斑、蒙古斑、粟粒疹、毛细血管瘤等,告知其回家观察即可;对于中毒性红斑、湿疹、脓疱疹、尿布皮炎、摇篮帽,轻者告知其正确的护理方法,酌情局部用药,重者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血常规及脓疱液培养等相关检查,必要时全身用药。

治疗对策

火焰斑、蒙古斑、粟粒疹、毛细血管瘤无需特殊治疗。


中毒性红斑、尿布皮炎、摇篮帽一般只需局部护理即可,但若继发感染或血常规提示有细菌感染的依据,则需应用抗生素。


湿疹轻,不影响孩子的吃喝睡眠,可先观察,明显者可用中药类或含皮质激素药物的软膏局部应用,但避免频繁或大量应用含皮质激素的药物,如果湿疹继发感染,则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抗生素。


脓疱疹视病情轻重一般需要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类药物。

要点

火焰斑:约1/3新生儿会出现,随宝宝生长略增大,但大多数在数月后自行消退,不需治疗;


蒙古斑:是一种先天性色素斑,生后即有,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及日常生活,随婴儿生长,色泽逐渐变淡,常于5-7岁自行消退,不留任何痕迹,家长不用担心;


粟粒疹:是一种生理现象,较常见,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在生后几周内即可自行消失;


中毒性红斑:为短暂性皮肤病,一般生后2-3天左右出现,少数出生时即有。一般不影响宝宝精神及纳奶等,经过7-10天自愈,但少数宝宝由于红斑较为严重或未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及护理,红斑进一步加重继发细菌感染,则需要药物干预;


毛细血管瘤:是血管瘤的一种,较为常见,由扩张和增生的毛细血管网构成,部分可自行消退,如果有增大趋势或影响美观时需要治疗;


湿疹:大多在生后1个月左右出现,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自愈,预后不留痕迹;


脓疱疹:是一种化脓性皮肤病,传染性强,容易发生自发接触感染和互相传播,当气候炎热、包被过多时易发生。需要用药控制,防止感染加重;


尿布皮炎:为婴儿尿布遮盖部位发生的接触性皮炎,有轻有重,轻者局部常规护理即可减轻症状,重者可继发细菌感染,不能轻视;


摇篮帽:是一种脂溢性皮炎,尤其冬天特别多见,看上去很粗糙、很难看,但不影响宝宝吃奶及睡眠。多数均在出生后第2-10周内发病,如果不严重,看起来甚至像头皮屑,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3-4周后痊愈;

家长能做什么

家中注意通风散热,宝宝尽量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不要捂得过于严实,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给宝宝翻身,不要长时间压迫某一部位。常给宝宝剪指甲,避免抓破皮疹。局部消毒护理,尤其应掌握正确的护理臀部的方法。天气炎热时应每日给宝宝洗澡,不要用肥皂,水温不宜过高,动作一定要轻柔,千万不要挤压皮疹,用温和的洗发香波清洗摇篮帽,注意不要洗得太用力、太频繁,严重的摇篮帽可用甘油、植物油或婴儿润肤油涂抹于痂皮上,待痂皮软化后再清洗即可。家长注意及时发现宝宝的异常情况,如哭闹不安、不能正常纳奶等,需要及时就医。

预防

对于火焰斑、蒙古斑、粟粒疹、中毒性红斑、毛细血管瘤、摇篮帽不能预防。对于湿疹、脓疱疹、尿布皮炎,只要注意宝宝皮肤清洁、局部护理及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防或减轻症状的。尤其是尿布皮炎,注意宝宝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或用柔湿巾轻柔擦拭臀部,保持皮肤清洁,动作应轻柔,清洗完后涂抹护臀霜,勤换尿布,尿布清洗后在阳光下晒干。怀疑可能是对纸尿裤有过敏时,需要及时更换其他品牌的纸尿裤。建议外出和夜间用纸尿裤,平日尽量用棉质布尿布,这样既可节省经费又可发挥其各自的优点。在尿布疹严重时暂时不用尿布,让宝宝采取侧卧或俯卧位,臀部暴露在空气中。对于腹泻、肥胖的宝宝尤其需注意很好的护理臀部。

相关疾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