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励宝宝咿呀学语?

熊猫医疗

每个宝宝学习语言的情况都不一样,但从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你可能会注意到宝宝的“咕咕”声慢慢发展成对话。鼓励这种咿呀学语,鼓励宝宝的整体言语发展。与宝宝交谈,向宝宝证明,语言交流是一种有趣的,积极的活动。


一、咿呀学语的基本知识
交谈。花点时间坐下来跟宝宝交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宝宝说话,就像你听别的朋友谈话那样。
当你跟宝宝说话的时候,坐在他面前,直视他的眼睛。或者,让宝宝坐在你的腿上,双手环绕他,和他交流。
找时机和你的宝宝交谈。在喂奶或是换尿布的时候,多跟宝宝说说话。
如果你不知道说什么,跟宝宝聊聊你的计划或问他一些问题。宝宝可能不理解你说的话,但他将学习如何应对不同的音调和语调。
重复宝宝说的话。当你的宝宝开始咿咿呀呀,重复他的发音。当你说“ba-ba-ba”的时候,你的宝宝也会学你的发音。
重复宝宝说的话会让他感觉你很关注他,宝宝需要你的注意。他可能会一直咿咿呀呀以获得你的关注。
同样,你可以做些表情回应他。一连串的胡言乱语之后,你可以兴奋地回应:“我明白了!”或者“真的!”
让宝宝听到一些新的发音。在你的宝宝咿咿呀呀一通后,发出一些类似的声音。例如,重复宝宝说的“ba-ba-ba”音以后,接着说“bo-bo-bo”或者“ma-ma”。 
缓慢并清晰地发音。不论你是咿呀发声还是说连贯的句子,都要缓慢地跟宝宝说。宝宝在自己能说话之前,先要理解你的语言。慢慢地讲话让宝宝学起来更容易,并能鼓励他发出声音。一些研究表明,宝宝学说话的时候会看你的唇形,慢慢说话,宝宝就有更多的机会来观察你嘴唇的运动,并重复发音。
传递积极的信息。当宝宝咿咿呀呀的时候,变现出兴奋和快乐。积极回应宝宝,他会知道这是一件好事情,就会重复说话。除了使用积极的语气,你也可以说一些赞美的词,如“做的好!”
非语言交流也很重要。微笑,大笑,拍手,挥手。如果你想鼓励宝宝开口,那么口头和非语言表达兴奋是必要的。
尽可能找机会和宝宝说话。婴儿有模仿的倾向,经常听到你的声音,可以鼓励他们发出声音。
改变你的语气。当你一整天都在说话时,改变你说话的方式和音调。宝宝可能习惯了你说话的声音,突然用不同的声音说话会让宝宝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当然,不管如何改变语气或音调,请保持积极。

二、额外的活动
1. 教宝宝一些简单的指令。虽然宝宝现在只是咿呀做语,但你可以教他一些简单的指令,鼓励他和这个世界互动。比如,尝试教你的宝宝“亲吻妈妈”或“拥抱爸爸”。
当你给宝宝指令的时候,展示给他看,让他知道这些指令意味着什么。他可能无法立即执行,但一旦尝试了一次,就会很兴奋,并且了解到这个指令的意思。
2. 强调单个词。当你和宝宝说话时,把重点放在一些你想突出的词上,用更清晰、清楚、大声的方式说出来。在几个单词串中强调一个单词,会帮助宝宝更快地理解这些单词。
 3. 对着宝宝唱歌。你可以唱经典的儿童歌曲如“一闪一闪亮晶晶”,你也可以唱简单的句子。大多数孩子喜欢唱歌的声音,会咿呀地尝试跟着唱。唱歌给宝宝呈现了更多的语言表现形式,这种变化可以帮助宝宝理解语言。
4. 大声朗读。买一些儿童读物,经常读给宝宝听。你的宝宝可能还不能明白所有的事物,但他的小脑瓜会开始转动。在听觉方面,能鼓励宝宝不断说话;在视觉上,可以鼓励孩子在将来保持阅读的兴趣。确保选择适合宝宝年龄段的书籍,在这个阶段,最好的书是图画书,色彩鲜艳,对比度大,单词应该简单易懂。
5. “贴标签”。宝宝天生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给宝宝周围的事物命名,指着它们并重复它们的名字。这样做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对事物更感兴趣,还可以进一步鼓励他们咿呀学语。首先是身体部位的命名。点点宝宝的鼻子,说“鼻子”。点宝宝的手,说“手”。大部分的宝宝对自己的身体很好奇。你也可以说出人的名字,比如“妈妈”、“爸爸”、“爷爷”或“奶奶”。如果你有宠物,给宠物也贴上“标签”。开始时,按类型,而不是名称,例如“狗”,而不是“斑点”标记宠物。任何物体都是你宝宝周围的环境的一部分,尤其是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在看它。你可以把任何事物都做上标记,比如从“树”到“球”。
6. 讲故事。想一个故事,讲给宝宝听。讲故事自然需要你用不同的语调和表情,声音的刺激能引起宝宝的好奇心。
7. 轻轻拍打宝宝的嘴。当你的宝宝开始咿呀学语,每次他发声的时候,试着轻轻拍他的嘴。宝宝会把你的行动跟说话联系起来,甚至当你停下时,他会通过说话来鼓励你重新轻拍他的嘴。
8. 使用道具和工具。工具可以帮助宝宝学习不同物体的名称。例如,你可以给宝宝讲一只小猫咪的故事,一边拿着猫咪玩偶,一边讲给他听。其他工具会让宝宝说话更有趣。比如,宝宝看到你拿手机说话,然后他也会拿着一个玩具话筒学你说话。

产品推荐
  • 1-3岁年度健康体检基础套餐(院区版)
  • 1-3岁年度健康体检全面套餐(院区版)
  • 4-6岁年度健康体检基础套餐(院区版)
  • 4-6岁年度健康体检全面套餐(院区版)
相关文章
更多
  • 小儿发育迟滞不容忽视!
  • 母乳储存、加热把好“质量关”,别把细菌喂给宝宝
  • 孩子为什么哭不停?
  • 打麻疹疫苗,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 收藏 | 史上最全1~2岁宝宝体检攻略
  • 宝宝耳朵上的洞不是“聪明孔”、“富贵仓”,处理不当可能会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