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接种疫苗降低宝宝患病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那么,宝宝出生后要接种的疫苗有哪些?疫苗接种出现并发症要怎么处理?
出生时正常的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第一针乙肝接种;生后48小时完成卡介苗的接种;生后一个月接种乙肝第二针,如果满月时黄疸比较明显,听从医生的建议,可能延缓接种。2月龄口服第一次糖丸(既脊髓灰质炎疫苗);3月龄口服第二剂糖丸同时肌肉注射第一剂百白破(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
1. 免疫规划(既疫苗接种计划)可能会随着孩子出生地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在欧美和亚洲部分地区出生的宝宝,出生地并不接种卡介苗。
原则上,宝宝自出生地迁移到居住地后,应该跟随居住地的免疫规划,以免由于未及时接种疫苗而感染在当地有流行的疫苗可预防性传染性疾病。宝宝迁移后,家长应该拿着既往接种记录,及时找到当地相关接种机构进行疫苗补种咨询。
2. 上述所述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均为一类疫苗,既由国家免费提供,规定接种疫苗,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宝宝的既往接种记录,家庭经济状况、接种地疫苗储备等因素,还有如5合1(含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疫苗或6合1(5和1加乙肝疫苗)疫苗等联合疫苗可供选择。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孩子的机体状态,自3月龄之后,还有肺炎疫苗可供选择。此疫苗为二类疫苗,既自愿接种,自行缴费的疫苗。
3. 出生时有特殊情况,如早产、低出生体重(体重小于2500克)、严重惊厥、黄疸、肝肾功能异常、脑病、严重心肺功能和机构异常等疾病,需要推迟疫苗接种。可待宝宝情况稳定后,尽早带宝宝到相应接种机构,根据补种程序进行疫苗补种。
4. 有活动性乙型肝炎的妈妈,其新生儿除接种乙肝疫苗外,还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乙肝传染的母婴阻断。
5. 接种疫苗后的24-48小时,宝宝有可能出现烦躁或嗜睡,接种部位红肿、出现硬结等轻微预防接种反应。无需特殊用药,可自行缓解。出现硬结的部位,接种24小时后可以用温毛巾热敷促进硬结的吸收。极个别的宝宝会出现接种后发热的反应,一般通过物理降温可控制体温。高热(体温大于38.5℃)需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