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婴儿健康生长和发育,母乳无疑是最理想的营养来源,母乳喂养更是无与伦比的喂养模式。提倡长达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此后,婴儿应当在持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接受补充食品直到2岁或更久。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8月第一周设立为“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由此可见“母乳喂养”的受重视程度不容小觑。那么在推崇“母乳”的洪潮中,你真的了解母乳吗?到底为何“母乳喂养”应该受到重视?又为何应该优先考虑“母乳喂养”呢?
妈妈产奶要做什么准备?催奶才有奶吗?乳房里是不是没有奶,只有喝汤按摩才有奶?
其实,乳房在孕中期就开始了乳汁合成工作了,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吸吮到初乳了。在产后的前三天,妈妈的乳房并不胀满,而是有着非常宝贵的可以满足宝宝需要的初乳。随着产后孕激素水平的下降,乳房这个工厂接收到自然信号而启动乳汁的大量分泌。
在产后五天,妈妈们会感到明显的“下奶”。孕激素起着开关作用。无论何种分娩方式,只要胎盘离开母体,孕激素的水平就自然下降,这个开关就启动了。乳房产奶不需要额外的干预。如喝汤、按摩等。
启动产奶是内在自然的过程,母乳的产量是大于婴儿的需要量。产量是受婴儿吸吮控制的,产后频繁、按照宝宝的需要哺乳,让乳房接受到所有来自宝宝的吸吮信号是非常重要的。母亲的哺乳意识也是成功母乳喂养的必要条件。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相比配方奶更适合婴儿、更能满足婴儿生长需要;
*母乳的主要成分是乳糖,糖脂比高,婴儿吸收快,利于少吃多餐;
*母乳的脂肪以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居多,易消化吸收;
*母乳含有更多的易消化的乳清蛋白,含有较少会给婴儿肾脏造成负担的酪蛋白;
*母乳的钙磷比例非常适宜,有利于钙的良好吸收;
*母乳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有助于消化吸收的酶;
*母乳能够提高婴儿免疫力,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调节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尤其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可以停留在婴儿的鼻咽部、消化道黏膜表面,形成一道免疫屏障,预防多种疾病;
*母乳帮助婴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肠道菌群的平衡是婴儿吸收营养的保障,母乳中不乏很多的益生菌,以及双岐因子,能帮助婴儿建立一个稳定、健康的肠道菌群环境;
*母乳成本低廉、哺喂方便,哺乳妈妈只需每日多摄入少量卡路里,就可以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
*母乳喂养可以调节母亲产后激素分泌,促进子宫收缩、降低产后抑郁、促进形体恢复。长远来看,降低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母乳喂养可提供亲子间肌肤的接触机会,安抚孩子的同时也让母亲体会到快乐和安慰,刺激乳汁分泌和喷乳反射的几种荷尔蒙同时能增加母爱感,增进亲子间的依恋关系;
*母乳喂养不会因为哺乳占用妈妈过多的时间。喂母乳和喂配方奶粉所花费的整体时间是一样的,只是喂养母乳的妈妈把时间都用在直接喂哺婴儿上面,而配方奶喂养的家庭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选购奶粉、奶瓶及相关用品,以及冲调配方粉,消毒用具等方面。
*母乳喂养既有利于夫妻关系,也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爸爸虽然不能直接给宝宝喂奶,但一样可以积极参与到养育孩子的工作中。可以协助哺乳的妈妈,分担家务,带宝宝玩耍,抱孩子,换尿布、洗澡等。
母乳喂养频次:
母乳喂养的宝宝吃奶习惯差异非常大,尤其是婴儿期吃奶的频率通常要高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母乳喂养的宝宝新生儿期通常每日(24小时)吃奶8-12次,有的甚至更多。随着宝宝的长大,母亲泌乳量的增加以及胃容量的增加,吃奶间隔会逐渐延长,每次的摄入量也会逐渐增长。但是仍有部分儿童会持续这种少吃多餐的进食方式。
通常情况下建议产后立即开始母乳喂养(建议1小时以内)。早吸吮可以刺激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建议母婴同室,增加母亲和宝宝的接触,方便喂奶,只要宝宝有需求随时哺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