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家里「横」出门「怂」?试试这3招,立马搞定!

熊猫医疗
经常会听到妈妈们吐槽自家娃,边吐槽边心疼:




家里横外面怂,不怪娃!



1、被管教时有人撑腰

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孩子“窝里横”都是有目标的:他们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横”,只针对溺爱自己、包容自己的人。

父母管教孩子,心疼孩子的老人总是站出来当孩子的“挡箭牌。孩子会因为有人“撑腰”变得越来越霸道。

2、家长无原则地妥协、让步

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么完全没有原则,要么定了规矩,却轻易妥协


育儿实例

比如妈妈给娃定规矩每天早晚刷牙,到时间了孩子却哭闹说不刷不刷,妈妈拗不过孩子,最后无奈作罢。时间久了,孩子就有了经验:多哭、多闹,目的就能达到。

再比如乐乐妈妈批评乐乐对奶奶发脾气不对,要求乐乐给奶奶道歉,但孩子不听从,她也没有坚持。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了:爸爸妈妈只不过是生气时说我几句,我只要坚持与他们对抗,他们也不会怎么样。



3、家长乱发脾气


赫赫妈是位控制不住脾气,但又给孩子过多呵护的妈妈。她经常对孩子发火(已经做了一个负面的榜样;同时,孩子一发火就妥协,习惯性地迁就、保护孩子。

耳目目染让孩子从妈妈身上学到了两样东西:第一,发脾气;第二,只要自己坚持发脾气妈妈迟早会妥协,帮助他做本该由自己完成的事情。


提示

还有一种家长“窝里横”:对外人客客气气,对家人却动不动吼叫。


孩子会因此得到暗示:在外人面前是需要收敛情绪的,但是在家里就可以肆无忌惮,反正家人也不能把我们怎样。


4、孩子没学会如何社交

孩子天生有一种“界限感”和比较强的地域意识。处在熟悉的环境随心所欲,一旦面对陌生环境和人事,就非常小心谨慎。

加之很多父母或老人比较宅,喜欢把孩子圈在家里,孩子习惯了在家里被照顾的状态,到了陌生的环境会变得无所适从。比如在家横行霸道惯了的宝宝在家打了大人没事,出去打了别的小朋友,也许人家会打回来家里没有给到正确引导,宝宝没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自然胆小想逃避。




试试这3招 立马搞定!




1、父母做好榜样,坚持原则

父母首先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孩子耳濡目染。其次要坚持原则,懂得拒绝,不能随便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

孩子犯错时,该道歉道歉,该承担责任勇敢地承担,不可纵容。不要总给孩子特殊待遇,将他们捧得高高在上。时间久了,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私,对父母长辈越来越放肆。


2、告知孩子社交规则,引导正确社交

我们要尽可能的多让宝宝去接触更多的人和新鲜的事物。而想让孩子不再害怕陌生环境,家长首先要接纳ta的情绪,理解他的心理。


特别提示


别急着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不和别人打招呼,你说他“没礼貌”;

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你说他“胆小”;

这样做一方面可能让孩子感到更大压力,更加害怕社交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方面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里,“你越是这么说,我偏要这么做!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适应:


可以带着孩子在旁边观察,看到别的小朋友是如何交往、交流,模仿也是学习的一步;

当孩子对周围的人或事有了足够的了解,很可能就会萌出想要参与进去的欲望;

家长适时适当地“推他一把”,比如根据孩子感兴趣或擅长的领域,为他寻找能够表现的机会,并鼓励孩子“你一定可以”“你很棒”等等,他很可能会在你的引导下勇敢地“往前迈出一步”。


3、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当孩子情绪激动,说不出来到底为什么生气,可以试探地去说:“你是因为XXX才生气的对不对?”就算没有猜对,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也会静下来慢慢整理思路,说出自己到底为什么生气。

这样的训练可能不会一次就有效果,但要经常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在这个整理和倾诉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也会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写在最后 

很!重!要!

请每位家长都重视起来



宝宝在家「小霸王」出门秒变「小怂猫」,当你想干预时,周遭总有一种声音告诉你:孩子还小,认生!长大就好了!

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当孩子习惯用发脾气的策略达到目的,到了外面,对方会像亲人一样妥协吗?显然不会,对方会反击。

当在家最仰赖的策略,在他人面前失效,孩子就会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也不知道怎样亲近他人,甚至会加倍恐惧社交

长此以往,孩子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会落后于同龄的孩子。就算他想说,也未必准确地描述自己的需要和主张

当孩子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时,你还能对着孩子疑惑的眼睛,说:宝贝,都是因为我们太爱你吗?


相关文章
更多
  • 尊重孩子是父母教育最好的姿态
  • 宝宝睡觉磨牙?妈妈不用慌
  • 宝宝尿频如何应对?
  • 孩子牙周病治疗后要注意什么?
  • 警惕!不去海边也会患上沙土皮炎,教你4招化解
  • 入园季,宝宝生病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