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宝宝整夜安睡?这是儿科医生最常听到的问题之一。下面我们介绍七个久经考验的办法,让全家人在夜里得到更充分的休息:
(1)让宝宝在固定的时间上床
婴儿是习惯动物,一套相对固定的睡前流程会让宝宝更容易入睡。从心理学上说,上床时间是一种“设定事件”,固定的流程会让你自然而然地期待惯例的下一步。比如说抱着宝宝摇一会儿,用婴儿背带把他背在身上,在家里走一圈,洗个澡让他放松,讲个睡前故事,帮他挠挠背,或者其他相对固定的流程,这些事一旦开始,宝宝自然会期待下一步的睡觉。
(2)熟悉宝宝想睡觉的信号
可以制作一张“睡意时间表”,帮助你辨认宝宝“准备睡觉”的信号:眼皮耷拉下来、揉眼睛、行为心不在焉、活动减缓。每天晚上记录宝宝什么时候想睡觉,一周后分析下表格上的信息。
睡意是循环出现的,如果晚上7点宝宝的眼皮耷拉下来,但你到了7点半还没发现,也许你就错过了这次机会窗口,宝宝可能要再过一个小时才会想睡。
(3)哺乳促进睡眠
如果是母乳喂养,请尝试“哺乳催眠法”。这不光能安抚难哄的宝宝,还能让疲惫的母亲放松下来。和宝宝一起侧躺下来,在你自己的后腰、双腿之间和脑袋下面各放一个枕头。让宝宝也侧躺在你身旁,给他吃奶。哺乳催眠法既能帮助宝宝入睡,也能让你们俩享受一段亲密的睡前时光。等到宝宝熟睡后再从他嘴里掏出乳房,然后小心翼翼地溜走,或是把他放到婴儿床上。
(4)为宝宝准备好睡眠的舞台
试试这些有利于入睡的环境:
舒适的睡衣。请务必为宝宝准备舒适柔软的睡衣,比如说棉质的。宝宝穿了有刺激性的合成纤维睡衣可能会睡不踏实。
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温度21摄氏度左右、湿度50%左右的环境最适合入睡。
调暗灯光。光线由明转暗会刺激大脑分泌促睡眠激素——褪黑素。
哼哼歌儿。用低沉的声音哼唱轻柔的曲子、音调、节拍和音量不要有突然的变化。单调的旋律也许能帮助宝宝入睡。
清理宝宝的鼻子。宝宝如果呼吸受阻就没法好好睡觉。上床前请好好清理宝宝的鼻子。
清除空气中的刺激物。如果宝宝经常鼻塞,那可能是过敏。为了尽量清除宝宝卧室的过敏原,请务必拿开毛茸茸的毯子、盖腿的毛毯和容易积灰的毛绒玩具、打开空气过滤器。
(5)缓解出牙痛
宝宝半岁左右开始出牙,接下来一年半里,宝宝夜里经常因为出牙带来的不适而惊醒。宝宝的口水打湿了小脑袋下面的床单、脸颊,下巴上长出口水疹、牙龈肿胀一碰就疼、发低烧、这些都是出牙的信号,宝宝睡不好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6)用关键词训练宝宝睡觉
如果宝宝晚上醒来,请利用你平常哄他睡觉的关键词和声音:睡睡……安安……高高兴兴……睡睡……嘘……。妈妈的嘘声有天然的生理基础,实践证明它的确能哄宝宝入睡。
(7)度过宁静的白天
白天更频繁地哺乳,填饱宝宝的肚子,这样晚上他能安睡更长时间。如果宝宝白天宁静而安详,晚上他不太可能焦虑。如果你在外工作,白天有好几个小时不在宝宝身边,那么宝宝夜间可能更容易醒来。因为他想在晚上补偿白天错过的亲密时间——有时候还有吃奶时间。所以白天照顾孩子的人请尽量多给予孩子一些亲密接触的时间,这有助于夜晚的睡眠。
给爸爸的夜间育儿指南
以下这些方法不但能帮助宝宝入睡,还会让你在疲惫的妈妈眼中大放光彩:
抱着宝宝睡觉。一旦宝宝出现想睡觉的信号,请抱起宝宝,让他的头靠在你的颈窝处,用你的下颌骨托起宝宝的小脑袋。然后轻轻哼唱单调的歌儿。
男性低沉的声音、哼唱时声带和颧骨的低沉振动很容易让宝宝入睡。宝宝不但能靠着鼓膜听到你的歌声,还能靠颅骨感受到你的声音带来的振动。
给他温暖的胸膛。让宝宝贴在你的胸膛上,和他肌肤相亲。故意加深呼吸,加剧胸膛的起伏,同时轻轻哼唱。等到宝宝睡熟了,再把他放到婴儿床上。
把宝宝递给妈妈。6个月以下的婴儿每晚至少要醒来吃几次奶,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宝宝醒来,请不要翻身假装睡着了。请下床把宝宝抱到妈妈身边,让宝宝吃奶,然后再把宝宝送回婴儿床上。妈妈不用起床,就更容易再次入睡。哺乳意味着“安抚”,虽然只有妈妈能够哺乳,但爸爸也能安抚宝宝。
入睡前最后一次抚摸。妈妈喂完奶,宝宝已经很困了,但还没完全睡着,这时候请妈妈轻轻将宝宝地给你,然后你抱着宝宝,哄他入睡。
让妈妈睡个好觉。周末、假期或是其他父母双方都不用上班的日子里,早上宝宝第一次醒来吃完饭后,请带宝宝出门,享受一段“父子时间”。爸爸在外面照顾宝宝,让妈妈好好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