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根本没必要忍受疼痛,赶紧消除这几个对止痛药的偏见

熊猫医疗


今天这篇文章想要谈的,是和布诺芬有关的一种功效:止痛

其实这几个批次的超量非常小理论上不会造成过量危害。目前也未曾出现过有任何严重副作用的案例。因此家长们不用过于恐慌。



在打针、抽血、头疼、胃痛、牙疼、受伤时,如何帮助孩子减轻疼痛


相信每个父母都不愿意孩子忍受疼痛之苦,看着孩子受痛,希望能够帮他承受。


之前,看一个健康博主发的,孩子在澳洲看病抽血,护士用了局部皮肤麻醉药膏,这样扎针时就不会感到疼痛了。



当时评论里很多网友都在问,这是什么药膏啊?大家都很希望在给孩子打针、抽血时也可以用。




实际上这种局部麻醉的药物成本很低,一只药膏40澳币,用于打针时止痛的话,每次花费大概10元人民币,需要提前至少30分钟涂抹(最好涂抹60分钟)。


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女士纹眉或做一些医美项目时敷的麻药。


有相关调查显示:

在美国,多数父母宁愿在医院多花一个小时来减少孩子疼痛;四分之三的父母表示他们愿意多支付15美元为孩子缓解疼痛,三分之一的父母情愿支付超过100美元!

我绝对相信,中国的父母也愿意为孩子做一些事来免除疼痛、哭闹和对医院的恐惧。




目前有很多适合孩子的止痛方式也有很多,医生可能还没来得及告诉你,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大家梳理一下,家长该如何科学帮助孩子减轻疼痛。


父母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婴儿和儿童都会感受到疼痛,疼痛会对儿童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引起儿童疼痛的原因包括:受伤、疾病、医疗措施(如接种疫苗,血液检查或外科手术)、换牙

 止疼药 

止痛药虽然不会缓解导致疼痛症状,但能够有效阻止人体感受到疼痛的感觉


孩子感觉疼痛的迹象

大些的孩子能够直接表达,年纪小的孩子可能会用以下方式告诉你他们感到疼痛:

• 哭或喊、做鬼脸

• 睡眠或饮食规律出现变化
• 变得安静和沉默
• 拒绝挪动或怎么都不舒服


注意如果孩子还不到三个月大,你担心孩子发生疼痛并持续,请立即去看医生


⭐ 非处方止痛药


• 扑热息痛/泰诺/双醋氨酚



对于减缓发烧、免疫反应和拔牙引起的疼痛最有效


注意:不推荐一个月以下的婴儿使用扑热息痛。


另外,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服药,因为过量服用扑热息痛非常危险,而且两三天后才会出现明显症状。


因此一旦不小心过量用药,就算孩子看起来没事也要尽快寻求专业治疗


• 布诺芬


能够有效减喉咙痛、耳痛、紧张性头痛等肿胀引起的疼痛及扭伤、发烧、感冒和流感症状。


建议与食物一起服用以减轻副作用。


注意:不推荐给三个月以下的婴儿使用布洛芬。


安全使用非处方止痛药

以下步骤能够确保您安全有效地为孩子止痛:


• 检查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确保不会因为同时服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另一种药物而导致过量用药


• 使用儿童专用药物(如:滴剂、悬浮剂、片剂或栓剂


 严格遵循建议剂量用药通过孩子的体重计算出正确的用药量。如果孩子的体重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请向医生或药剂师咨询适合的用药量。


• 喂药时,为了保证剂量准确,应使用用口服注射器药物附带的装置不要用勺子


• 记录所有的药品种类、由谁给药、为何给药。包括:日期、时间、药物强度、孩子体重、确切的剂量和每天用药次数


关于布诺芬和扑热息痛的给药次数和剂量


对于一些轻微疼痛,如:换牙等,可以使用非处方药儿童扑热息痛或布洛芬


更严重疼痛,如:骨折引起的疼痛,则需要医生开具效果更强的处方止痛药


⭐ 处方止痛药


处方止痛药可用于治疗中至重度疼痛。


• 阿司匹林


不推荐16岁以下儿童使用,因为这种药物有极小可能会引起致命的雷氏综合征(一种会导致肝脏和大脑损伤的致命疾病)。在给孩子使用止痛药前,一定要先咨询药剂师的意见



• 可待因


可待因是类鸦片镇痛剂,药物效果比扑热息痛强很多,能够有效减缓因急性耳痛、牙齿、手术、软组织损伤和骨折引起的疼痛。


但由于它是类鸦片药物,因此只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一般不推荐12个月以下的婴儿使用。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可能会对处方止痛药产生药物依赖,类鸦片药物的短期疗程可能会产生某些副作用,但只要谨遵医嘱就不太可能导致药物依赖


 局部麻醉 

多数孩子上幼儿园前要接受二十多次疫苗和血液检测,但痛苦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有许多值得推荐的止痛方式。



⭐ 利多卡因/丙胺卡因药膏看诊前找医生开处方购买

优点:效果很好,价格便宜,使用方便。

缺点:必须提前至少30分钟使用,最好提前一小时


⭐ 冷却喷雾

优点:几秒钟就能起效。

缺点:镇痛效果没有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那样明显、国内医院不普及


⭐ 电离麻木

优点:能够在15分钟内麻木皮肤。

缺点:有轻微刺激感、国内医院不普及


 非药物止痛 

除了服用止痛药,许多其他的治疗方法也能够减轻孩子的痛苦。


减缓疼痛的非药物疗法可分为三类:


⭐ 创造外界环境的方式包括

 柔软的小毯子包裹婴儿。


 用孩子能理解的话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让孩子知道你能够理解他们的痛苦,并告诉他们痛苦会过去。(如:虽然打针会有点痛,但打完针就慢慢不痛了)。


 给予孩子一定的控制权。(如:可以让年龄较大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的止痛糖浆。


⭐ 肢体接触的方式包括

 给予孩子足够的拥抱和关注


 如果孩子正在换牙,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如:用干净的手指轻轻按摩牙床或给他们一个可以咬的牙环来缓解不适。


 冰袋或热处理可以帮助减轻疼痛。

 

⭐ 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包括

● 在注射前几分钟给孩子巧克力或糖果、玩具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可以让宝宝一边接受疫苗接种/抽血一边给喝奶


这些非药物的方法便宜,并且使用简单快捷。但缺点是,对于年纪较大的孩子没有效果,并不能真正消除疼痛


这些无效的止痛方法,最好避免


有些“止痛”方法只会增徒增孩子的恐惧和焦虑


● 说谎。不要骗他们说打针一点都不疼。


● 嘲笑。不要嘲笑孩子说他们还不如小婴儿,这并不能让他们变勇敢。


● 焦虑。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痛苦,也不要和孩子谈论他们可能遭受的痛苦来吓唬他们。


研究表明,认为自己未来会倒霉的人会经受更多痛苦。


·END·

产品推荐
  • 1-3岁年度健康体检基础套餐(院区版)
  • 1-3岁年度健康体检全面套餐(院区版)
  • 4-6岁年度健康体检基础套餐(院区版)
  • 4-6岁年度健康体检全面套餐(院区版)
相关文章
更多
  • 小儿发育迟滞不容忽视!
  • 告别焦虑症,宝宝开开心心入园去!
  • 收藏 | 史上最全1~2岁宝宝体检攻略
  • 您知道儿童换牙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 1-2岁宝宝每天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 孩子“行为幼稚”很有可能是患了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