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儿童的体质差距,原来差在了这里!

熊猫医疗

在日本,学校的营养师除了日常配餐,还要随时进行摄像监督。学校做出来的饭菜,校长第一个吃,他是试吃员。


除了安全有保障,每一顿饭菜的营养都是营养师精心计算过的,甚至精细到含盐量!

真正从根子里做好了“食育”,那么所谓的收费很高的国际幼儿园给娃做的饭菜居然是发霉的、烂的、坏掉的,诸如此类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前段时间上海中芯国际学校的食堂卫生事件闹得有点大。


一年学费至少5万的国际学校,被抓包的食堂供应商是国际排名前三的团餐巨头


△ 24元的餐标就吃这些,换我我也要炸


为什么国内的幼儿园频频曝光出食堂卫生事故?


学校食堂除了提供给孩子食物,是否还可以和“教育”结合?


不说其他,在“孩子在学校该怎么吃”这件事上,我觉得日本的做法真的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1


先拿爸妈们目前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来说吧。


学校午餐的制作,有摄像监督、有法律保障


二战后,日本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也很严重。为了保障国民健康,从那时起,日本就开始给食品安全立法,并推行营养午餐计划。

先后颁布了《营养师法》、《学校给食法》(学校配餐在日语里被称作给食)等法律。



大一点的学校,必须配备专门的营养师,来负责配餐和食品安全。

像下面这个学校的营养师,除了日常配餐的工作,还要在食堂运作的时候进行摄像监督:



老师要跟学生一起用餐,大家的饭菜都是一样的:



校长是“试吃员”,要第一个吃:



厨房环境和操作细节就更别说了,供应商送生肉,不能进操作间,必须要通过专门的窗口:



工作人员都全副武装,操作间干净明亮:



为了保障卫生安全,值日生在取餐前,要戴好口罩,认真清洁双手,确保没有生病:



吃完饭还要集体刷个牙:



正是因为每一个细节都认真,才有日本营养午餐开怀吃的安全感。


2


除了安全,午餐的营养也有硬性规定,细致到含盐量的要求

接着我们来看看日本营养午餐究竟吃些啥:



基本上就是一饭一菜一汤,再加牛奶和水果或点心,而且吃得很清淡,基本上以蒸煮菜为主。


看似简单的饭菜,其实每一顿都是营养师精心计算过营养成分的,毕竟营养午餐的最大目的是满足孩子们长身体的需求。


日本政府专门出台过指导方针:


规定一份学校午餐,应提供每日所需卡路里的33%,每日摄入钙量的50%,以及每日蛋白质、维他命和矿物质摄入量的40%。


这份指导方针甚至还规定每顿午餐的含盐量要少于3克或半茶匙。



学校还会把午餐食谱让家长带回家,详细说明每顿午餐的营养成分,家长能更好地准备早晚餐食物,保障孩子营养均衡。


营养师在配餐时,一般会遵循几个原则:


*选用应季蔬菜

*食材可以重复,但烹饪的方式一定要多变

*再受欢迎的菜,一个月最多只会出现两次


这几条看着简单,但日复一日地坚持去做真的不容易。





这样一餐精心搭配过午餐,价格是261日元,折成人民币大概16块钱考虑到日本的高物价,营养午餐的价格真是非常实惠了。


之所以价格那么低,是因为家长只需要承担食材的成本,学校午餐的人事费用,各地方政府会进行负担。


3


光安全和营养还不够,营养午餐还要吃出意义来


但我对日本营养午餐制度最大的感触,还是在于他们的“食育":在吃的过程中,除了食物本身,还有潜移默化的教育


这部分也是被写进《学校给食法》的,条例明确规定:


要在所有教育活动中进行食育教育,并且需要家长(家庭)与地域生产者・团体、食品加工、食堂经营、流通业者、保健师、医疗关系、行政、学校的共同合作。



在日本,学校午餐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孩子吃得健康营养,更是可以培养他们对食物和用餐的正确理解和好的生活习惯,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养成开朗的人际交往性格。


>> 对日本孩子来说,营养午餐的过程就像一场仪式

每天到午餐时间,班里的值日生会去食堂领回自己班里的午餐,然后全由学生进行分餐:



不管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这些事都是要孩子自己做的,独立精神就是从这些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

到了餐后整理时间,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自己喝的牛奶盒,拆开、摊平,环保理念也要从娃娃开始抓起。



值日负责发牛奶的同学,要收集齐全班的奶盒,然后到水池冲洗干净,放进框子,在教室外阳台晾干,第二天送到学校的回收站。



餐盘自己收,卫生自己搞:



整个午餐的过程可以看到,对日本孩子来说,吃饭是件愉快的事,但同时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所以即使是自己不怎么喜欢吃的菜,孩子们在学校都能吃得很干净。



>> 不止于此,食物本身也是食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学生们开动吃饭前,午餐值日生还有一个工作要做:在教室前面给同学们介绍当天午餐食材的来源。



比如这天的午餐,主题是高知县的乡土料理:生姜鸡和杂菜汤,顺带还科普了下高知县的地理跟气候:



在学校的布告栏,也会有当天午餐的介绍:



大部分午餐的食材会来自当地,这是响应“给食”提出的“地产地销”的口号,这样不仅新鲜,运输成本也低,还能让学生对家乡更有情感。


△ 专供学校食堂的番茄园


课余进行劳作也是孩子们的必修课,低年级的学生会轮流到学校附近的农园里帮工,他们在感受劳作辛苦的同时,也会更懂得感恩别人的付出:


△ 学生们采摘的毛豆,是第二天午餐的食材


各个年级在学校里都有“自留地”,孩子们自己种的蔬菜,也会进入午餐菜谱,这样自己种菜的经历,一方面让孩子更了解大自然,另一方面也培养出孩子们对食物的珍惜和感谢的心。



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慢慢在形成。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随时就可以做起来的,也是当下的我们最需要去填补的


虽然追赶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但只要开始做了,就不迟。


·END·

产品推荐
  • 1-3岁年度健康体检基础套餐(院区版)
  • 1-3岁年度健康体检全面套餐(院区版)
  • 4-6岁年度健康体检基础套餐(院区版)
  • 4-6岁年度健康体检全面套餐(院区版)
相关文章
更多
  • 小儿发育迟滞不容忽视!
  • 告别焦虑症,宝宝开开心心入园去!
  • 收藏 | 史上最全1~2岁宝宝体检攻略
  • 您知道儿童换牙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 1-2岁宝宝每天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 孩子“行为幼稚”很有可能是患了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