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萌发、草长花开的大好时光,也是小朋友们精力旺盛的时刻。
然而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流感等也专爱在这个季节找上门,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幼儿家长尤其要多注意。
家长第一时间做什么?
先明确发病病原体和部位,才能有针对性地护理宝宝以及决定是否去医院(特殊时期尽量避免到医院,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鼻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
鼻、咽喉及扁桃体等处的感染,通常笼统定义为『上呼吸道感染』;
我们一般认为的感冒,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因其病原体不同,又可分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除此之外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
所以——
①当宝宝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体温略高于正常体温情况时,你要想到你的宝宝是否患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不用急着吃感冒药,多给宝宝喝温水、牛奶等,吞咽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咽喉不适,同时还能补充孩子丢失的水分。
②一旦宝宝出现咳痰、嗓子痛、扁桃体红肿、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则多为合并细菌感染。
此时不要盲目用药,需尽快与医生沟通确认,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往下延伸变成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③若孩子曾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可能代表过敏性疾病的复发。
一旦孩子出现类似症状,最好线上咨询医生,在指导下使用专门的药物治疗。
对提高免疫力来说,毋庸置疑,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提醒,通常免疫功能低下(属易感人群)儿童,可能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且感染后的危害也更为严重。按时接种疫苗,可使其获得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保护。
但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在接种疫苗方面,可能会存在疫苗接种禁忌的限制,要充分结合临床医生和接种医生的建议。
➊ 控制传染源——勤洗手、戴口罩、距离1M
家长一旦感染呼吸道疾病,居家也要尽量戴口罩。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手肘掩住口鼻减少外界释放病毒,擤鼻涕的纸巾及时扔进垃圾桶,并立即彻底洗手。
尽量避免跟孩子近距离接触。勤换衣,把附着衣物上的病毒细菌等及时清除干净。
➋ 保持家中环境适宜——分房间通风
特殊时期,孩子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大大增加。良好的环境可以减少孩子生病的机会。
定时给房间开窗通风,可以减少病原体在室内繁殖的机会。
另外,无论是二手烟还是厨房油烟,都很容易刺激孩子的呼吸道,所以一定要避免在室内吸烟,炒菜时尽量让孩子远离厨房。
➌ 切断传播途径——不到人多的地方去
提醒孩子或者避免孩子与任何人触碰鼻子、眼睛和嘴巴。教会孩子摸完玩具及与小朋友玩后,不要再摸自己的口鼻。
用消毒液清洗或擦拭可能被污染的物体,但尤其要注意避免宝宝触摸后吃手。
➍ 当心甲醛
婴儿床、婴儿新玩具及一些家里的合成板材都会散发出甲醛,它的释放周期甚至可以达到 3~15 年。
给娃买玩具要选择有保障的大品牌,且避免婴儿将玩具等可感染病毒的物品塞进嘴里。
➎ 当心宠物毛屑和尘螨
许多家庭都选择了孩子、宠物——「两个宝宝」一起成长的模式,但漂浮在空气中的宠物皮屑和绒毛可能会引起宝宝过敏性皮炎、鼻炎、结膜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发生。
所以我们要定期给宠物洗澡清洁,给被褥除螨。
专家支招
这样应对小儿流感
呼吸道疾病中,流感是春季频发疾病之一。
一般儿童感染流感大多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且多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咳嗽或咽痛等症状。流感也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
☆流感主要通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治疗流感不需要输液。吃药和输液没有绝对的好坏区别,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不要盲目抗拒输液和服药。
☆流感治疗药物在48小时使用效果最佳,时间越久,药效越弱。孩子出现流感症状,应尽快送医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但也有禁忌人群),我国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建议每年的9~10月接种流感疫苗。
最后,熊猫君提醒各位家长: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稍微控制一下爱娃之心,别总是搂着娃任性亲,也尽量避免别人亲吻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