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本词条经由以下专家审阅
高萍芝
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疾病介绍

小儿肝炎又叫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小儿乙型肝炎占多数,其中巨细胞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肝炎在小儿肝炎中也有一定比例。

症状

厌食、恶心、呕吐

全身乏力

精神欠佳、无精打采

消瘦

上腹疼痛,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连续性胀痛

黄疸:皮肤、眼睛发黄

尿黄

发热

腹泻

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

病因

小儿肝炎分两大类:第一类是传染性肝炎,第二类是非传染性肝炎。传染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根据病原体类型,目前可分为甲型、乙型 、丙型、丁型、戊型肝炎。非传染性肝炎可以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代谢疾病如: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异常,肝豆状核变性等。

医生怎么做

医生会根据宝宝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考虑诊断小儿肝炎时,需要进一步行血清胆红素、肝功能及相关病毒抗原、抗体等检查,并酌情完善腹部B超、CT等检查。在乙肝的高发地区孕母为HBsAg和(或)HBeAg阳性者的婴儿和(或)出生后有食欲欠佳、发热、黄疸、肝大等表现时应考虑到本病。

治疗对策

小儿肝炎的治疗包括营养的供给,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药物的使用和宝宝心理状态等4方面。

1. 营养方面:每日少食多餐,给予能促进食欲又易于消化的饮食。

2. 休息与活动:在肝炎的急性期、慢性肝炎有肝功能不良者,应减少活动,禁止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避免增加体内代谢,加重肝脏负担。对于急性肝炎恢复期和慢性肝炎肝功能正常时,可以正常上课学习,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不使病情复发为原则。

3. 药物:小儿肝炎主要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所致多见。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如需抗病毒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肝炎的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包括保肝、降酶、利胆、退黄。

4. 宝宝心理状态的调整。

要点

传染性肝炎根据病原体类型,可分为甲型、乙型以及非甲非乙型肝炎,以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甲型肝炎的潜伏期较短,约14-40天,病人的隔离期自发病日起至少30天。甲型肝炎病人的粪便里携带大量的病毒,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水、食物或生活用品等经口传染。乙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可在60-160天,因此乙型肝炎病人的隔离期应相对更长。乙型肝炎病毒除了经口传播外,还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或使用被污染的注射器而引起感染。

家长能做什么

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起居饮食,适当注意营养,采用“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注意隔离,防止将肝炎病毒传播给易感者。

预防

小儿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加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减少儿童病毒性肝炎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