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zong)午(zi)节啦!大家都吃粽子了吗?
很多家长都非常纠结,娃到底能不能吃粽子?因为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跟大米相比,糯米要相对难消化一些。娃吃了不容易消化,可是没有粽子的端午节必然是不~完~整的。那小朋友到底能不能吃粽子呢?
小熊猫说:糯米虽说难消化,但对人体是无害的,所以小朋友们不是不能吃粽子,而是不能无节制地吃哦~
原则一:适量进食
1岁以上宝宝尝几口,适可而止;3-6岁以上可以适当少量进食;
6岁以上才可以进食整个粽子。
原则二:避免空腹吃粽子
不要晨起未进食的情况下把粽子当成早餐,因为这样糯米在胃里停留的时间会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引发胃肠道疾病。
原则三:晚上最好不要吃粽子
因为粽子需要消化的时间长,如果在睡觉之前粽子还停留在胃里,腹部饱胀不适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原则四:粽子一定要加热后吃
因为糯米在冷却后会变硬,尤其是加了油脂、肉、蛋黄等的粽子更不宜冷吃,不利于孩子消化。
原则五:不要只吃粽子
不要把粽子当成一顿饭的主要食物,吃粽子的同时最好搭配蔬菜、汤类、水果等,可帮助胃肠蠕动,避免消化不良。
原则六:不要过于油腻
给孩子吃的粽子尽可能不要太过油腻,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01 多运动。可以带孩子出去散步,但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02 食疗。比如喝酸奶、白萝卜汤、山楂泡水或其他山楂制品等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孩子腹部胀痛不适,不要再勉强进食而加重不适感,可以服用益生菌片或健胃消食片。
03 顺时针按摩腹部。帮助胃肠蠕动,要注意力度,如果不能缓解症状或孩子拒按,千万不要勉强,及时就医。
粽子不是单纯地为了吃,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仪式感,如果可能,家长最好在家里包粽子,并让孩子一起参与包粽子的过程,给孩子讲讲屈原的故事。不仅能让孩子铭记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培养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