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需要纠正吗?”“吃手怎么戒掉啊?”“孩子总爱啃指甲怎么办”......关于孩子的“吃手瘾”我们不能一刀切,吃手有利也有弊,要根据孩子年龄、吃手原因,使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引导、应对。
本期导读
■ 孩子吃手的3大原因
■ 家长阻止孩子吃手会阻碍儿童的发展
■ 正确帮娃戒掉“手瘾”,家长该怎么做?
01 口欲期吃手,探索世界
口欲期的宝宝吃手,就像我们成年人用手吃饭、拿东西、做各种动作,是很简单而平常的事情。
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吃手是一种进步,代表着智力的飞跃发展,父母应该为此感到开心才是。除此之外,喜欢吃手,并不是全无益处。吃手,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吃手,可以使宝宝的口腔,获得感觉上的刺激,促进其大脑发育,让他更聪明。
02出牙期吃手,缓解牙龈不适
长牙的时候,孩子会特别想咬东西,喜欢通过啃咬缓解牙龈不适。而手,是最方便的啃咬物。
03 通过吃手,满足心理需求,寻找安全感
家长很少和宝宝进行肌肤接触;家长很少和宝宝说话、互动;家庭关系紧张……
孩子在没安全感的时候,吃手往往是一种自我安慰。毕竟,吃手指是寻求安全感的最便捷的方式。到了一定的月龄以后(一般是一岁以内),不用制止,多数孩子也能自己改掉这个习惯。
如果您采用打手、针扎、抹辣椒水、戴手套等各种暴力方式阻止孩子吃手,可能会严重阻碍儿童的发展。
1、对于一岁以内的婴儿,保持手指干净,如果宝宝没有伤到自己,不用刻意阻止。
2、对于1~3岁的幼儿,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适当干预,高质量的陪伴。和宝宝玩他喜欢的游戏,不给他吃手的机会,慢慢地,宝宝也会忘了吃手。
比如:晚上爱吃手的宝宝,可以尝试让宝宝拉着妈妈的手、或是拿上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入睡。读相关绘本给宝宝听,加强引导。例如《露露再也不想吸大拇指了》和《小鼹鼠吸手指》等。
3、对于4岁以上的小孩,咨询专业医生,进行针对性矫正。
这种情况很少见,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家长需要反思,自己是否曾人为地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导致孩子迟迟没有结束,从外物获取依赖感的阶段。在矫治过程中,要有耐心,说话要轻柔,以鼓励为主,不要大声呵斥、打骂孩子,孩子有进步一定要及时表扬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