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一直都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吃和睡,更是重中之重!吃不好、睡不香,大人小孩都遭殃,听说【天使宝宝】和【睡渣宝宝】之间的差距,就差一个好习惯,如何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今天重点和各位家长展开探讨一下~
本期导读
■ 不同年龄段儿童推荐的睡眠时间是多久?
■ 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
■ 常见儿童睡眠误区及解决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2020发布了“Development of WHO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and Sleep for Children Less Than 5 Years of Age,即《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指南》,该指南适用于所有5岁以下的健康儿童,不受性别、文化背景或者家庭社会经济状况限制,具体如下表所示——
结合2016年美国睡眠医学会发布的《儿童和青少年最佳睡眠时间共识》,我们也对5-17岁儿童及青少年的运动、久坐、睡眠时间进行了汇总建议——
对于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夜里确实需要起身照顾很多次。不过随着宝宝慢慢长大,我们可以逐渐帮他养成好的睡眠习惯,减少夜醒的次数。为此,家长可以做这些事:
1、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如:恒定的噪声、光线和适宜的温度;
2、白天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社交和体育活动,保证能量摄入;
3、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影响睡眠的食物;
4、建立规律的昼夜节律,按时到点上床睡觉;
5、保证固定的睡眠时长,不要随便睡懒觉;
6、尽量不要在卧室摆放电子等娱乐设施,同时睡前也减少电子设备使用;
7、让儿童有安全感,睡眠感觉到舒适;
8、培养儿童的自我安抚能力,提升安全感;
9、父母以身作则,多多陪伴,可以尝试分床不分房。
误区一:频繁做梦,睡觉不老实,没达到“标准”时长就是没睡好觉吗?
很多家长对照上边的睡眠时长,彻底懵圈~
解决方案:这里,我们要说睡眠时长只是一个平均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睡眠时长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再来说睡眠姿势,就连大人也很难避免做梦、一整晚保持一个姿势,更不要提孩子。只要孩子白天精力充沛、生长曲线正常、吃喝都香,家长们就不用太过焦虑、杞人忧天了。
误区二:孩子喜欢趴着睡,会不会对心脏不好,家长需要干预吗?
解决方案:有一点需要确定,趴睡并不会压迫心脏,反倒是人为干预孩子睡姿,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很多小宝趴睡,还可以避免呛奶和枕秃,同时还能训练颈部肌肉,好处多多。但,对于小月龄的宝宝,趴睡确实存在捂住口鼻窒息的风险,家长要小心看护,这种风险待孩子能翻身后,就会降低很多了,家长们一定要看护好哦!
误区三:为避免孩子红屁屁,晚上需要叫醒孩子更换纸尿裤?
解决方案:孩子的纸尿裤应该“按需更换”而并非“按时更换”。如果孩子晚上睡得十分安稳,没有哭闹现象,也没有漏尿的情况,家长根本没必要刻意去为其更换纸尿裤,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影响孩子发育。
误区四:为避免孩子坠床、害怕,让孩子一直和大人睡
解决方案:为了哺乳方便,妈妈们大多数会选择和宝宝一起睡大床,但这种方法其实并不值得提倡。和大人同睡会让孩子误吸大人污浊的空气,更易生病,另外,当孩子过小还容易发生压倒或捂住口鼻,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大床边上放一张保证孩子安全的小床,这样既能保证孩子安全感又能避免过度依赖妈妈、频繁吃奶、夜醒等问题的发生。待孩子年龄大了,可以慢慢尝试分房睡觉。
小 结
如果看了这篇文章,您觉得孩子的睡眠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可及时到权威医院的专业儿保门诊就诊,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