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么吃”始终是家长们关注的头等大事。
1岁生日以后,你可能会注意到学步的孩子食欲明显下降。突然对吃的食物挑剔,对吃饭的兴趣减弱,对玩的兴趣增强了,有时候没有耐心坚持吃完一顿饭就着急跑开,或者到了吃饭的时间拒绝到餐桌旁。
按理说宝宝长大了,活动量活动能力也增加了,似乎就应该吃得较多些,其实,是因为他的生长速度减慢了,需要量较以前减少了,也就不需要吃的那么多了。
学步期的宝宝建议每天安排2-3顿正餐,2-3次奶,1-2次水果。食物尽量单独制作,比成人食物略精细软烂,但要注意不可过度细软,因为这段时间仍旧是锻炼口腔咀嚼吞咽固体食物的关键期,太过细软的糊状食物不利于口腔功能的发育。
可少量添加调料,这期间饮食习惯不稳定的问题很常见,时多时少,有一顿没一顿,或者这一顿很爱吃某种食物,下一顿就不再爱吃了。
幼儿期是饮食时多时少、吃饭时爱玩的时期。心情好时就多吃些,心情坏时就吃得少些。有时光吃饭和菜,有时一天到晚光吃水果。
很多孩子吃饭边吃边玩,或者追着喂饭就是在此阶段养成的。作为父母,还是应该让孩子吃配有淀粉、蛋白质、脂肪、蔬菜和水果等营养全面的饭菜。
需要注意的是1-2岁的宝宝,脑的生长和身体发育依旧很迅速,所以饮食中需要保证充足的脂肪供应。2岁之前的应当食用奶类如母乳、配方奶粉、酸奶、奶酪及肉类。两岁之后,当大脑的生长发育变得缓慢,对于肥胖或者有肥胖趋势的儿童就可以用低脂肪含量的食物来代替全脂的食物以减少脂肪的摄入。
这种观点认为,儿童的脂肪摄入量应当和成年人相仿:脂肪占据全部食物热量的百分之三十。和成年人一样,这种行为的长期目标是减少高胆固醇血症和肥胖症,以及减少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这些危及生命安全的疾病的发生。
一旦宝宝出现厌食,要注意积极寻找厌食的原因:
1. 喂养方式不当导致宝宝厌食(强迫他进食,进食时被训斥)。
2. 宝宝注意力分散而产生厌食(如边吃饭边看电视,玩玩具,听故事等)。
3. 吃饭前是否有先吃零食(水果)的习惯。
想要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妈妈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做法:
1. 固定时间、固定餐桌椅上吃饭。
2. 吃零食和水果要控制时间和数量,避免影响正餐。
3. 吃饭时环境要安静,把电视关掉,玩具等都收藏起来,避免分散注意力。
4. 吃饭时气氛要愉快,即使宝宝不爱吃、也不要批评训斥,避免对吃饭产生心理压力。
5. 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吃饭,哪怕是手抓食物也可以。
6. 每日保证足够的运动量,可以增进食欲。
7. 注意食物的种类多变和色彩搭配,可把发面食物做成各种点心,再起上新鲜有趣的名称,宝宝觉得新奇,就能够多吃些。
对症下药,习惯和氛围很重要。习惯的培养有一个过程,坏习惯的纠正需要一个更漫长的过程。
“手抓饭”有好处
1. 1岁宝宝吃饭时往往喜欢用手抓,许多家长都会竭力纠正这样“没规矩”的动作。其实,只要将手洗干净,家长应该让1岁的宝宝用手抓食物来吃,因为这样有利于宝宝以后形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2. “亲手”接触食物才会熟悉食物。宝宝学“吃饭”实质上也是一种兴趣的培养,这和看书、玩耍没有什么两样。起初的时候,他们往往都喜欢用手来拿食物,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宝宝还不能熟练地使用工具进餐,其次,用手来抓食物,是通过皮肤触觉熟悉食物,掌握食物的形状和特性。而只有这样反复“亲手”接触,他们对食物才会越来越感兴趣。
3. 手抓饭让宝宝对进食信心百倍。1岁宝宝手抓食物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愉悦。专家建议,只要将手洗干净,1岁左右的孩子甚至可以“玩”食物,比如米糊、蔬菜、水果等。
4. 18个月左右宝宝才会较好的使用工具吃饭。这样培养宝宝自己挑选、自己动手的方式,使他们对食物和进食信心百倍、更有兴趣,促进良好的食欲。
保证孩子基本营养成分由以下4种食物组成:
1. 肉、鱼、家禽、鸡蛋。
2. 奶制品。
3. 水果和蔬菜。
4. 谷类、薯类、大米、面食。
在宝宝的膳食中,不可忽略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脂肪的供应,这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不要限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孩子1岁以后,就可以进食成人常吃的绝大多数食品种类,但要注意清淡、精细。在喂宝宝的时候还要注意温度是否合适,避免烫伤,还要注意不要让他吃太多香料、盐、糖、味精等调味品。在吃块状食物时,确信你给他吃的任何食物都要弄成小而容易咀嚼的碎片,避免阻塞气道引发窒息。吃饭时避免逗孩子说笑。进食应在成人监护下完成,跑着吃食物会增加窒息的危险。
1岁生日后不久,学步的孩子就应该会用杯子喝水或者牛奶。1岁后应该戒掉奶瓶,否则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孩子需要的牛奶量下降,因为他可以从固体食物中获得大部分热量。
良好习惯不能少
良好的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宝宝的身体健康,所以不仅要保持宝宝进餐环境的清洁、整齐、安静、愉快,还有必须从刚学习吃饭那天起就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
1. 注意培养宝宝对食物的兴趣和好感,尽量能引起他旺盛的食欲。
2. 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某种食物不好吃,某种食物好吃,以免造成宝宝对食物的偏见,这可是挑食的前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认为爸爸妈妈认为不好吃的东西一定不好吃。
3.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安静不说话,不大笑,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内等。
4. 要适时地、循序渐进地训练宝宝自己握奶瓶喝水、喝奶,自己用勺、筷、碗进餐,熟悉每件餐具的用途,尽早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
5. 宝宝进餐时间不宜过长,即使是吃零食,也不能养成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的习惯。
6. 饭前不吃零食(包括水果),尤其不要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以免影响食欲。